英国人爱逛旧货市场
英国是个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很高。但英国人并未摆出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而是精打细算,常常光顾旧货店,逛跳蚤市场。
英国的旧货店很多,走在街上,随处可见。一般步行10至20分钟,就有有两家规模更大的。这些店,或是开在繁华的商业街上,与著名的大百货和高档商店为邻,或是散落在社区里,与周围的普通百姓为伍。它们真正的名称是“慈善商店”,主要是由宗教组织或慈善机构,如儿童基金会、癌症基金会等机构主办的。卖得的钱,当然也都用于慈善活动。店中所售物品,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家具钢琴,应有尽有,全部是无偿捐赠。每家店各有不同的受捐渠道,癌症基金会旗下的旧货店里物品档次一般都比较高,常能见到精美的瓷器和没穿几次的名牌服装。社区里的店似乎接受邻居的捐赠多些,尤其是周末,店门口每每堆满了大大的黑色垃圾袋,里面装满居民周末大扫除收拾出来的闲置物品,就等下周一店员上班后收进去。
英国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到旧货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到的东西。有的人因家里有小孩子,常有穿不了的衣服和鞋子,上街购物时就送过去,顺便再挑几本书带回家。一大堆书也不到两个英镑。要知道书店里一本书就要这么多钱,甚至更贵。
很多名人也是旧货店的常客。演艺明星尤其对格林威治的周末跳蚤市场情有独钟,常去淘换一些奇装异服回来。
就连时装设计师本人也乐此不疲。一个很有名的时装设计师就对自己买到的一件极其合体的旧大衣十分得意,在记者采访时特意穿上拍了照登在报上。有个专栏作家也念念不忘他多年前寻得的旧坎肩,说那种柔软和舒适是新货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的。
不知道英国人的这一爱好是否和居住环境有关。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似乎多少可以弥补岛国资源相对匮乏的缺憾。因此,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蕴含了颇不平常的意义,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入乡随俗的同时,更觉得英国人做起这一切来是一种习惯,很自然也很坦然,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